Search Menu
Home Latest News Menu
專題

疫情是否會反轉音樂全球化?

還是Spotify等串流服務依然能串連大眾?

  • 作者:Cheryl Chow | 翻譯:Teri | 責任編輯:Rainbowchild
  • 3 January 2021

科技部落客與研究員黃文津來自香港,在許多科技更新尚未發布時,就經常搶先曝光這些新功能。他的逆向工程技術了得,在男性中心的矽谷得到關注與欣羨的眼光。根據BBC的報導,他週末可以花上18小時研讀程式碼。2020年8月25日,他在推特上分享一個螢幕截圖,顯示Spotify正在研發一個新功能,讓用戶可以觀賞藝人的虛擬活動。目前Spotify尚未發表任何聲明或回覆,不過,希望未來他們就會宣布這個新功能(編按:這個功能已經在2020年9月被加入藝人專頁)。

不可否認,這次的疫情對現場音樂展演產業來說是一大硬傷。但是透過虛擬演唱會和直播表演,藝人仍得以和聽眾繼續串連。當然,虛擬演唱會和實際的表演絕對不可能一樣,但面對疫情,這已經是藝人能和觀眾即時聯接最有效率的辦法。虛擬演唱會已經適應了這樣的新常態,並發展許多模式:有不公開的、有售票的、有免費的、有獨家的、有互動性的、有些還有付費留言功能。這就是新的常態,我們都需要適應。

但是舊的常態,在亞洲某些地區也正慢慢恢復:台灣剛舉辦了一場萬人演唱會、還公佈了疫情以來的第一場音樂節;武漢舉辦的水上樂園音樂節吸引了上千人參加;越南的Epizode音樂節也剛宣布了他們眾星雲集的表演嘉賓名單;新加坡的小型現場表演活動也慢慢開始舉行了。雖然很多地區的疫情還不穩定,但也有不少地方已經漸漸復甦。截至9月2日,冠狀病毒病例最多的十個國家是: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秘魯、南非、哥倫比亞、墨西哥、西班牙和阿根廷。世界各地正以不同的速度復甦,勢必導致全球音樂產業的模式轉變。

就算音樂活動復甦,面對現在的旅遊管制與不確定的未來,音樂節要邀請國際藝人還是很困難的。最可能的情況是:這些原本要讓來自不同音樂和族群文化的人們聚集交流的現場活動,在接下來的幾年,不得不變得更本土化、更封閉一些。雖然這能夠讓各個社群的小藝人得到更多關注,但也帶來一個問題:這次疫情會逆轉音樂的全球化嗎?這難道不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嗎?

韓國流行團體BTS是第一個在Spotify上超過50億串流的亞洲藝人,也是第一個在溫布利球場舉辦演唱會,達到九萬滿座售罄的亞洲藝人。他們原定今年要進行最大的北美巡迴,但因疫情取消。雖然如此,在世界上某些地區,巡迴演出卻慢慢恢復了。西班牙DJ Danny Avila和荷蘭DJ Mike Williams在本週末(2020年9月5日)即將在本週末(2020年9月5日)即將在台灣的S2O音樂節登台,不過其餘的表演者就大多是本土藝人——這也很不錯,但關鍵是:因為網路的發展,音樂產業在二十年間變得越來越全球化,但這次疫情改變了這種狀況。至少現在是這樣的。

除了要在一群討厭的陌生人裡擠沙丁魚、和朋友「理性」喝醉之外,現場表演活動其實是非常美好獨特的體驗。可以和你的偶像呼吸一樣的空氣(不是變態的感覺)、現場接收偶像的音波、並和擁有類似品味的陌生人同溫層一起分享。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偶像就站在你面前,並大喊你故鄉的地名,絕對是永生難忘的經驗。

藝人們能否與跨國的粉絲建立聯繫,並透過網路為他們提供獨特又難忘的體驗呢?隨著世界各地的夜店關閉,藝人是否還有經濟能力或動力,飛20小時只為了表演給全球各地的歌迷看?更甚者,哪裡還有表演場地呢?音樂全球化的美好的影響力在於,音樂可以超越語言,甚至能扭轉音樂界殖民主義的盎格魯美國中心主義偏見。音樂科技就是讓藝人能吸引更多國際觀眾的根源因素,那麼為什麼這樣的連結不能維持下去呢?為什麼疫情會威脅到這個本來就是虛擬的連結?真的有影響的話,這種聯繫不是應該會變得更牢固嗎?

所以或許我們需要設法適應,或許我們下次聽到「虛擬演唱會」時,別再翻白眼了。畢竟,你的偶像能在你的手機螢幕上表演,就是你用來跟你父母視訊的那隻手機呢!這也是滿酷的。某種程度而言,這或許比現場表演更親近。音樂科技公司會繼續為這些虛擬演唱會尋找新的展演模式和營利方式。現場音樂表演佔全球音樂行業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因此,科技研發人員們絕對會盡一切努力,彌補這些經濟損失。我們製作、聆聽、或分享音樂方式的發展,不可避免地一定會與全球資本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也許科技能在疫情期間維持我們的音樂全球化,但無論用哪種方式,黃文津都可能在幾週後洩露Apple Music重大更新的消息——我們也迫不及待。

Next Page
Loading...
Loading...